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之
“水墨家园·小可行迹——李小可水墨作品展”
将于2017年4月25日(周二)下午3时-6时
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开幕。
自2012年“水墨家园”在中国美术馆展览之后,先后到了徐州艺术馆、广东省美术馆、上海中华艺术馆、江苏省美术馆和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地巡演,历经五年。这次以比较全面的阵容回到北京,尤以近期作品居多。此次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将展出作品百余幅,呈献给热爱艺术、热爱“李家山水”的朋友们。
为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,此次特别复原了李可染先生生前画室“师牛堂”,并将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长期陈列。“师牛堂”是李可染先生晚年艺术创作和生活的地方,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。通过对“师牛堂”的原貌重现,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,让大家更为生动地了解李可染先生,了解那个渐渐远去的时代。为复原“师牛堂”原貌,李小可先生在展馆亲力亲为,参与布展十余天,力求最真实还原李可染先生画室。“师牛堂”记录着李可染先生的点点滴滴,它的复原,也是李小可先生对父亲母亲最好的回忆与纪念。
“师牛堂”
40年代李可染先生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农民家里时,住房的隔壁就是牛棚。那里养着一只大青牛。李可染清早起床刷牙时,便能近近地看见它;晚上睡觉时,便能清晰地听见它喘气、吃草、蹭痒、啃蹄。他为牛的品性所震撼,并联想起鲁迅和郭沫若对牛的推崇,从此,便“崇其性,爱其形”,一生画牛不止。他说:对于牛,不仅是喜爱,应该说是崇拜。先生曾在五牛图中写到“牛也,力大无穷,俯首孺子而不逞强,终身劳瘁事农而不居功;纯良温驯,时亦强犟;稳步向前,足不踏空;皮毛骨角,无不有用。形容无华,气宇轩宏。吾崇其性,爱其形,故屡屡不倦写之”。因名其庐为“师牛堂”。
李可染先生一生用过六个堂号,“师牛堂”最为著名,晚年的作品多用此堂号,代表着李可染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,李家山水面貌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。
李可染夫妇在“师牛堂”
李可染先生在“师牛堂”作画
李小可与父母在“师牛堂”
李可染先生为李小可书—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
李可染先生为李小可书——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
“水墨家园·小可行迹”展览,共展出李小可近年创作的百余幅水墨作品,以“雪域藏迹”西藏系列和“师法自然”写生系列为主导,辅之北京与黄山题材作品,展现了李小可先生对大自然的感动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热爱。
李小可《水墨山魂》 2016年
李小可《藏迹》 2016年
李小可《山湖》 2016年
李小可《西藏写生——帕崩卡远眺》 2016年
李小可《鼓樓冬日》 2010年
李小可《大栅栏》 2009
李小可《苍岩墨象》 2013年
届时,还将欣赏到别具风格雕塑般的百年木作,以及简雅的东方茶艺,品尝幽香的私人订制高山毛峰。4月25日下午15时,与您相约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“水墨家园·小可行迹”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