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小可:水墨是我们关注与选择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,水墨是中国绘画中最具有特殊性、包容性和延伸性的语言方式,而这种语言方式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,包括近现代艺术家一直在探索的。就我而言,虽然年轻时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,但是作为中国水墨大家李可染的后人,所受的教育还是多元的,当代的,随着创作的不断发展,不管怎样延伸或者开拓,总是要坚守本体的具有特征性的、具有文化底蕴的艺术语言,因此历次展览水墨的概念也越来越突出,也是我在绘画语言需要挖掘的重要部分。“水墨家园”是对传统的水墨如何与个人生活体验以及特殊的情境相融合的探索。既有传统水墨写意的精神,但同时又有当代的视觉化感受和视觉经验,不受约束,但随着这种发展,《黄山系列》更多地回到笔墨以及用线的程式化,带有对现代艺术家某些经验的吸纳,这次展览以“水墨家园”为主题展示我的作品,其中还包括一些练习,对于程式化、笔墨语言的极致发挥和韵味的状态,在我创作的下一个阶段也会更加注重笔墨的运用。
李小可:几十年前我曾到过阿里,被阿里的远古和西藏一个王朝遗址的苍老历史所感动,去年重新到阿里,又有新的体会。《远古的回声》在绘画语言上更多的运用传统的线的结构来表现,用水墨语言表现我对西藏的记忆,体现苍茫和博大而有历史文化的深远的感觉,并且在画的过程中强调了宗教的概念,用平时的语言,没有过度的夸张,平实地展现其地域的苍老。
西藏的美是大美,遥远而恢宏,并带有历史文化的苍茫,而这苍茫背后还带有精神性。举办这个展览,需要有主题性的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,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水墨语言如何在大画中进行表现,使其统一并有层次和节奏感,如何控制水墨语言的局部和整体,也是从事水墨语言的一种可能性,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。
李小可:“水墨家园”包括两个部分,家园和水墨。家园是生活在北京的情感和历史的感受,看到北京的变化,历史和现在,童年和中年甚至老年,一个变化的过程。生活在北京的人都会有很深的情感,除了人的记忆还有环境以及居住的胡同和四合院、街道等,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,记忆中的东西逐渐消逝,再也找不回拥有历史记忆和情感记忆的地方。基于过去文化精神和人文环境的回忆,我画了北京的作品,把北京的感觉用水墨的语言,既有传统笔墨的程式化,又吸收了当代的结构、视觉以及半抽象化,关注水墨语言挖掘水墨语言表现的特殊方法,如线和墙以及树如何变成一体的水墨连接。
《水墨家园》既是对环境、生活精神的表达,也是对中国水墨语言的一种体验。通过这幅画的创作,我感受到水墨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,而这种生命力需要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体现,而不仅仅是理论。
李小可:北京系列已经形成了个人的面貌,容易被大家记住,为什么要画黄山?黄山是历代名家都会表现的题材,很难再超越经典。然而对我来说,黄山更多的是承载中国山水画的精神,包括语言的运用,意境和特殊性,绘画语言的容量很大,虽然有难度,通过黄山这个题材重新回归传统水墨的程式化,对于传统经验和当代经验再学习和再认识。但是再学习和再认识不仅仅只停留在临摹,而是如何表现对黄山的直观和特殊性的感受,艺术大家和历史经验逐渐通过实践去尝试。《黄山天下无》是前一段画黄山题材的总结,表现山的结构,也有黄宾虹的浑然一体,重点的树和石头的肌理形成一种程式化和抽象化的水墨表现,同时这种表现又能让人感觉真实黄山的气魄,同时在空间的处理,云雾的处理运用传统留白的方式,让人感觉云在山中游动。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运用、钻研和探索的一个非常好的课题。
李小可:北京系列已经形成了个人的面貌,容易被大家记住,为什么要画黄山?黄山是历代名家都会表现的题材,很难再超越经典。然而对我来说,黄山更多的是承载中国山水画的精神,包括语言的运用,意境和特殊性,绘画语言的容量很大,虽然有难度,通过黄山这个题材重新回归传统水墨的程式化,对于传统经验和当代经验再学习和再认识。但是再学习和再认识不仅仅只停留在临摹,而是如何表现对黄山的直观和特殊性的感受,艺术大家和历史经验逐渐通过实践去尝试。《黄山天下无》是前一段画黄山题材的总结,表现山的结构,也有黄宾虹的浑然一体,重点的树和石头的肌理形成一种程式化和抽象化的水墨表现,同时这种表现又能让人感觉真实黄山的气魄,同时在空间的处理,云雾的处理运用传统留白的方式,让人感觉云在山中游动。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运用、钻研和探索的一个非常好的课题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